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3集课程复讲

柴巧霞学长

  
诸位老师、诸位学长:
  大家好!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,让我们明白,一个人的思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。假如我们都以自我为中心,自私自利,那就会发生相互竞争,斗争,战争冲突。假如我们每个人都以孔老夫子的仁爱存心,互助互爱,那么我们的家庭、社会乃至世界就会和谐美好;。所以关键就在于我们每个人的那一念心念。
   现在很多人都觉得,人的一生好像是要开始工作才会对社会有帮助,老了以后,就比较没有八法尽自己的力,其实,当一个孩子从小就是接受圣贤教诲,他的人生绝对不是在二十岁才能对社会有益。
    诸位朋友,我们已经知道,人人都有仁爱、仁慈之心,社会就能往大同世界发展。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思考,一个人的仁慈之心从哪里开始培养?从哪里下手才能够长养他的仁慈之心?这第一步很关键,我们一定要把它找出来。如果一个人他连自己的亲身父母都不孝敬,他会对其他的人孝敬吗?《孝经》里有句话“不爱其亲,而爱他人者,谓之悖德”,意思就是说,不爱他的父母而去爱护他人,这是违背一个人的德行,这是不可能的。可是现在这样的例子很多,比如很多男孩为追求漂亮的女孩,他会三年如一日,这个女孩有任何要求,他都尽心尽力帮她办好,而且一有空就陪女孩喝咖啡、爬山、郊游等。但是他从来都没跟他的父母喝过咖啡爬过山。可能父母要求他办点事,他都会一拖再拖。大家想想他为什么对女孩这样尽心尽力?利益,有利可图啊!中国有句老话叫“百善孝为先”,孝为百善之首,,所以孝对一个人很重要,当一个人没有学到孝道,他就有一个重要的态度不能形成,他恩义、道义的人生态度无法形成。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,莫过于自己的父母,怀胎的辛劳,生育、养育、教育的付出。当孩子的恩义、道义没有长,它就会长利害,他喜欢的就会尽力去追求;他不喜欢的,可能就会翻脸不认人。当孩子对人的态度都是利害,他这个态度延伸出来的行为我们就可想而知了。
  所以“孝”是德行的根本,教育首重孝道。诸位朋友,我们现在来细细思考,上节课提到的父子冲突、兄弟冲突、夫妇冲突等,这些都是结果,原因在哪里?离婚率越来越高,社会治安不好,人人都缺少安全感,这是结果,根源在哪里?根源就在于我们从小没学习孝道,因为没有人教。现在幸运的是,我们已经闻到了圣贤的教诲,与其我们常常在那里抱怨这不好那不好,还不如现在从自己做起,教孝。因为孔老夫子在《孝经》里有一句重要开示,叫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”。我们现在把根本找到了,那路就不远了,所谓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,所以我们一定要从“孝”开始教起。而《弟子规》就是从“孝悌”扎根,所以“入则孝,出则悌”。
  在我们学习《弟子规》之前首先要确立一些正确的学习态度。当我们有正确的学习态度,你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好。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。学习首重要立志,所谓“学贵立志”。诸位朋友,我们也要向蔡老师学习要有远大的志向“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。所谓量大福大,我们的心量有多大,我们的福报就有多大,所以,我们的心念要时时祈求万世太平。“开太平”是结果,那我们先要种“继绝学”这个因,就是要学习古圣先贤仁爱思想观念的因。可能很多朋友觉得这个志向太大,好像是遥不可及的事情,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思考,其实,最关键的是我们这一念心念。我们要立志“继绝学”,当然自己首先要学好,以身作则,做好我们身边人的好榜样。比如,在家立志当好父母,在公司立志当好长官、好同事,在社会立志当好公民。
  诸位朋友,当我们把这个志向立下去以后,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态度,就是要“学贵力行”。我们学习一句经教,一定要做一句,所谓解行相应,这样我们的道德、学问才能够提升起来。而道德学问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有句老话叫“三岁小孩都知道,八十老翁做不到”。所以道德学问的枢纽、关键,不在你念了多少,而在你做了多少。这个态度,我们自己学习跟引导孩子学圣贤,一定要确立这个正确的态度。所以,我们和孩子学习《弟子规》要重实质,而不要重形式。
  诸位朋友,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,祈请老师和学长能够多多批评指导。谢谢大家!
  感恩老祖宗加被护佑,感恩父母生养之恩,感恩老师谆谆教导,感恩一切!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